河北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建設標準
為做好重點研究室項目建設工作,依據《河北省中醫藥重點研究室建設標準》,結合我省實際情況,製定本標準。
一、總體目標和基本要求
(一)重點研究室的任務,就是根據國家和省中醫藥發展的戰略目標,瞄準未來中醫藥意昂4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和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化的需求,結合我省中醫藥科研現狀和優勢領域,有重點地深入開展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
(二)研究室應具有一支年齡和知識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相對穩定的研究團隊,包括中醫藥領軍人物、若幹優秀的學術帶頭人、高素質研究骨幹、高水平技術人員及精幹的管理人員。能夠承擔重大中醫藥科研任務並有較高的科研效率,積極開展高水平和實質性的國內外學術交流與意昂4協作。
(三)研究室應能夠凝聚和吸引優秀中青年人才,並具有良好的培養學術接班人和優秀中青年人才的條件和機製。
(四)研究室應具備兼收並蓄、公平民主、利於創新的學術氛圍和科學嚴謹、求真務實、樂於奉獻的科研風氣。
(五)研究室的研究方向應是依托單位的重點發展方向之一,依托單位重視和支持研究室的建設和發展,提供滿足研究需求的支撐條件。
(六)研究室應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積極探索符合中醫藥特點、有利於中醫藥特色優勢發揮的多種運行機製和組織模式。
二、建設內容與標準
(一)研究工作和成果
研究工作應堅持中醫學研究方法與現代意昂4手段、中醫學研究與多學科研究、理論與實際緊密結合的研究方法與手段。研究取得的成果應能夠解決製約中醫藥學發展的關鍵科學問題和重大技術問題,豐富和發展中醫藥學術內涵,為促進理論創新、臨床應用和產業進步提供技術支撐。
1、研究方向
(1)重點研究方向和預期的創新目標明確,主要研究工作緊密圍繞中醫藥意昂4發展的重大關鍵問題。
(2)基礎研究應立足於中醫藥研究領域的前沿和交叉學科的新生長點進行探索性研究,其研究應具有前瞻性,以產生新觀點、新學說、新理論等理論性成果為目標。
(3)應用基礎研究應結合中醫臨床和中藥現代化的長遠需要,為解決實際需求而進行應用理論基礎及技術基礎研究,通過產生新方法、新技術、新方案和建立新標準等解決應用中的基本問題。
(4)應用研究應以解決中醫臨床、中藥生產中的關鍵技術問題為主要任務,以創新有效治療方法、治療方案及創造新診療設備或新藥來提高中醫臨床診療水平,或通過創新技術和方法來解決安全用藥、中藥生產及其可持續發展中存在的關鍵技術問題。
2、研究工作
(1)課題總體設置必須符合研究室學術研究方向,重點突出,沒有低水平重復和課題分散現象,且創新明顯、特色突出。
(2)截至申請驗收時間,在每個研究方向上至少要有1項省部級或國家級課題運行。
3、標誌性研究成果
各重點研究室在建設周期內必須產出以研究室固定人員為主產生的、符合其發展方向的、代表其研究工作水平的標誌性研究成果,如獲省部級意昂4三等獎以上的成果、發明專利,在核心期刊上發表的文章及引用,技術轉讓和技術應用,出版的學術專著,在科學或技術水平上有所發現或有所突破的其他成果等。所提交的標誌性成果的知識產權必須歸屬研究室。不同類型的標誌性成果應按不同標準予以評價。
(1)基礎研究應側重於在學科前沿的探索研究中取得創新性的原創成果,或在解決中醫藥重大科學技術問題中提出具有創新的思想與方法,實現關鍵技術創新或系統集成。
(2)應用基礎研究應側重於在解決中醫藥重大科學技術問題中具有創新的思想與方法,或在實驗研究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實現關鍵技術創新或系統集成,為推動中醫藥發展提供理論基礎和技術儲備,擁有自主知識產權,並提供良好的公共服務和資源共享。
(3)應用性研究應側重於在中醫臨床或中藥生產中,為解決應用推廣而進行的新工藝和技術整合的研究成果,並已經在醫療或生產實踐中應用,對提高臨床療效或中藥的生產水平和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
(二)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1、研究室主任應熱愛中醫藥事業,能夠貫徹執行國家和省發展中醫藥的方針政策,深刻理解、尊重中醫藥的理論價值和科學內涵,是本領域有較高威望的領軍人物,思想敏銳,能夠掌握本學科國內外發展現狀與趨勢,具有較強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並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在研究室從事科研和組織領導工作,在研究室的建設與發展中起主導作用,每年在研究室的工作時間不得低於60%。
2、研究室要有一支高素質的,年齡、職稱與知識結構合理的,相對穩定的長期從事該領域研究的科研團隊。每個研究方向至少有1名具有正高級中醫藥專業技術職務的優秀學術帶頭人,同時具有一批高素質的、中青年構成的研究群體和穩定精幹的管理人員,能夠滿足研究室承擔省部級及以上重大科研項目的要求,具備進一步發展研究室的潛力,能夠團結合作,具有獻身精神和良好的學風。有不少於60%的固定人員參加了所提交的標誌性成果的研究工作。
3、學術帶頭人是本學科領域或交叉學科領域的優秀學者,能夠與研究室主任協同合作,學術思想活躍,研究成果顯著,在研究方向及研究結構調整、組織實施科研項目和人才培養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在省級或國家級學術組織中擔任重要職務。
(三)機製建設和運行保障
1、研究室具備較高的管理水平,建立了良好的運行機製,能夠積極促進研究室人員的合理流動和結構優化,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工作積極性,激勵創新意識,營造加快中青年意昂4人員脫穎而出的學術氛圍和工作條件。
2、研究室規章製度健全,日常管理工作科學有序,經費管理規範,人員崗位職責明確,研究資料真實、完整,環境合理、整潔。
3、研究室具備與研究方向和研究內容相匹配的、先進的工作條件和設備,有不低於80m2的獨立、專有的辦公用房,科研業務用房相對集中,信息網絡化管理應用良好。
4、依托單位高度重視重點研究室建設工作,納入年度工作考核指標,建設經費配套到位,支持重點研究室的綜合建設,並在科研活動、技術支撐、機製建設、人才保障和後勤保障等方面給予足夠的支持。